黑猩猩为何变不成人类?原因找到了,这种神经元让它们永远是动物
大约200万年前,当南方古猿的大脑容量达到750毫升时,地球上最早的人类开始出现,人类逐渐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道扬镳,成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
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逐步分开呢?特别是与黑猩猩基因相差仅1.5%,为何黑猩猩数百万年来未能进化成人,而人类则能不断壮大?
研究者们近期找到了答案,这个决定性因素隐藏在人类的大脑神经干细胞中。
他们发现人类与黑猩猩之间的大脑神经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人类大脑容量扩大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神经干细胞呢?简而言之,它是一种多功能细胞,既是神经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胶质细胞之一。
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包括黑猩猩的神经干细胞截然不同,其分裂速度极快,从而使人类大脑神经元变得更复杂。
实验室研究已经证明,通过小鼠脑细胞实验,人类的神经干细胞的确能促进大脑发育,未来有可能通过基因调控提升动物的智力。
经过长期研究,科学家发现一个名为ZEB2的基因,这一基因使人类大脑发育速度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推动了人类的出现。
研究甚至在黑猩猩身上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增强黑猩猩大脑中的ZEB2基因,这些细胞更趋近人类的状态。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黑猩猩可能被培育为新的“人种”?如果有科学家进行这样的实验或许结果是肯定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会创造“天敌”,因为仅有人类一种智慧生物存在,地球局势已相当复杂,再多一种将更为严峻。
另一个问题是: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人类干预,黑猩猩有可能变成人类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古代的选择错误,注定了黑猩猩无法进化成人类。
现代研究显示,人类实际上可以看作黑猩猩的一个“亚种”,这也是部分学者将人类称为“第三类黑猩猩”的原因。
根据进化树,大约500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的祖先还是一家,此时它们还没有分道扬镳,都生活在树上。
随着地质变化,非洲气候因大裂谷改变,雨林减少,一部分灵长类开始进入陆地寻找生机,其中包括人类的祖先。
因此,约500万年前,因栖息地分歧,人类和黑猩猩的祖先在进化树上开始分离,仿佛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选择走出家门追求不同生存道路。
最终,黑猩猩在自然界中无法变成人类是由于选择了错误的进化路径,即使基因仅有1.5%的差异,但这足以让它们只能作为动物存在。
